国际在线非遗频道消息(苗雨):6月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赵世洪在主题为“‘焕’醒中华千年之美”的“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上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的千年之美,是民族传承的根。非遗人的工匠精神是非遗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基石。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需要把这种精神落实到每一个行业,落实到日常每项工作。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赵世洪 (姜体伟 摄)
以下为讲话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个美丽的艺术中心,与大家共同参加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对论坛的顺利召开,我表示热烈的祝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千年之美,也是民族传承之根。非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璀璨的文化宝库、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扎根在非遗传承人身上,是非遗文化代代相传的基石。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纷繁复杂,能在这样的社会中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手艺、坚守在一方天地精耕细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历史上,我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优质产品远销海外,被全世界人们喜爱,引起经久不衰的“东方热”。这些代表中国品质和实力的产品正是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最好载体。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当今世界强国产业经济的崛起,都离不开这种精神。从日本的轻工产品,到德国的精密机床和仪器,再到瑞士的机械手表,我们不难看到,“工匠精神”带给一个国家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讲非遗传承,同样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需要将这种精神落实到每一个行业,落实到日常的每一项工作。只有将这种精神体现在产品的各个环节,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才能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让我们的国家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蜕变。
实践“工匠精神”,核心在人。今天,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需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对于每一位劳动者而言,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愿我们携手一道,共同致力于非遗传承,共同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让“工匠精神”绽放在每位劳动者的心中,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更加熠熠生辉。
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文,仅供交流,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除或替换相关内容,但不作相关赔偿承诺。本文版权及内容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民间文学 (共计31项)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
返回凤凰艺术网首页“艺术家要保持纯净的初心。初心一失去,画面会立即表现出...
飞驰环球(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单玉志与何家英老师在一起亲...
著名军旅书法家卢中南,1.8米多的大个子,身材笔挺,戴一副眼...
苑建国(迟人) 斋号古珑山房,男,祖籍河北省易县,大学文化,总参...
由于和杨希雪先生的特殊情缘,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