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谱妹 编 | Paramita
原标题:莫奈画的确实是雾霾 不是你们想的朦胧感
![]()
莫奈曾经为大雾中的伦敦作画无数,
但他画的确实是危险的雾霾,
很多人五十年后还因为雾霾丧命。
![]()
▲“莫奈笔下雾霾中的伦敦议会大厦们”
渐入深冬后本土雾霾的困扰也随之而来,
京津冀为首的典型重度雾霾区才刚刚消停下来,
成都又连续传出雾霾重污染预警。
![]()
▲成都雾霾
当然这些比起曾经的雾都伦敦的烟雾致死事件可能不算什么……
![]()
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流域因为地势较低的缘故,非常容易产生大雾。
而早在中世纪的时候,木材焚烧与煤火更是加剧了这一地区大雾的出现。
▼ 下面是摄影师在60年前拍摄到的伦敦街头的画面
![]()
伦敦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更是作为主要工业中心,
每天都有大量有害气体、粉尘被排放到空气中。
![]()
《泰晤士报》在1853年报道说,
伦敦雾霾“将人类的咽喉变成病怏怏的烟囱”。
而到了1921年,伦敦每立方英寸样本的空气中含有34万煤烟颗粒。
![]()
每到冬季的时候,英国伦敦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但是由于频繁使用燃煤采暖,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粉尘与污染物在伦敦上空蓄积,
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
雾霾在1952年的时候甚至开始夺取伦敦市民的性命。
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
而在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
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
通过上面的这些照片就联想到了,
莫奈那些朦胧无比雾气腾腾的画作。
特别是上面那张由无数“雾霾中的伦敦议会大厦”组成的动图。
![]()
▲《暴风天的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 Stormy day | 莫奈 1904
全部都是莫奈当年在英国伦敦描绘的实景。
但并不是因为莫奈自己对雾霾很痴迷,
莫奈之所以会对雾中的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作画如此多幅,
在上次我们谈论莫奈干草堆时就已经明白了。
甚至当时,莫奈都不知道那是“雾霾”,只知道是大雾,
也没有想到伦敦的大雾(在50年多后)还能夺人性命。
![]()
最初前往伦敦是出于被迫的原因。莫奈为了家人需要躲避普法战争——就是当时他的印象派画家好友巴齐耶积极参加而丧命的那场。初到伦敦,莫奈的妻子卡米耶和孩子在那里落了户。
但早在前往伦敦之前,我们就能看出在巴黎长住的莫奈,已经对雾气所能表现出光影与空气关系的效果所深深着迷。
![]()
▲《圣拉扎尔火车站》La Gare Saint-Lazare | 莫奈 1877 巴黎奥赛美术馆
为了能够留住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的雾气光影给他的印象,莫奈甚至要求火车站站长特地为他关闭火车站10分钟用于作画。
在此期间,工人还要不断地给蒸汽火车烧煤,以制造更多的烟雾给莫奈取景使用。
![]()
而画中的各种颜色的烟雾正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核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雾霾。
![]()
▲《诺曼底火车到达》Arrival of the Normandy Train, Gare Saint-Lazare |
莫奈 1877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莫奈从此对雾气在光影中的变化十分着迷,他印象派圈中好友塞尚曾经的至交——作家左拉也被莫奈这一系列的火车站画作所震惊。
“你似乎可以听到蒸汽机火车在被火车站吞没时发出的轰鸣声!你也可以看到在巨大车库下翻滚的浓烟,这就是今日的绘画。”
![]()
▲的圣拉扎尔火车站
从此,莫奈在追雾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在还没有前往著名的雾都——伦敦之前,莫奈就已经开始不放过巴黎郊外的大雾(西北小镇维特伊)。在巴比松画家村户外作画时,莫奈也开始注意画天空、大气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复杂色彩。
![]()
▲《雾中的维特伊》Vétheuil in the Fog | 莫奈 1879 巴黎玛摩丹美术馆
而在伦敦大雾中为议会大厦作画近20幅,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莫奈在伦敦的时候还会惆怅。
若是天气放晴,莫奈就会特别失望道:我所有的画布都好像要空白一片了!他好像被雾中的伦敦给迷住了。
![]()
▲大雾中的伦敦塔桥
战争结束以后,莫奈回到巴黎。但之后又几次前往英国伦敦。因为只有伦敦才有浓雾带来变幻无限的光影效果。
![]()
▲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
作为19世纪中期英国最主要的哥特式建筑,大厦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分段相联形成许多内院,有上千个厅堂房间,而主要厅堂都在建筑物的中间。
外观看来迂回错落,难以想象其内部结构。但本身的复杂莫奈无心描绘,最让着迷的就是威斯敏斯特宫在雾中光线中变幻的效果和轮廓。
![]()
由于大厦建立在泰晤士河畔一个近于梯形的地段上,主体部分沿着南北方向成平行的三肢展开,面向泰晤士河。
所以从泰晤士河上许多桥上远观都可以看到大厦,而莫奈就开始了河上历座桥梁之旅……
![]()
▲《查令十字桥》Charing Cross Bridge |
莫奈 1899 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莫奈曾经在滑铁卢桥上、查令十字桥上,
以及其他各种角度观察威斯敏斯特宫。
![]()
▲伦敦滑铁卢桥
![]()
下面这幅《滑铁卢桥》创作于1903年某一天中阳光最灿烂的正午。但即便是正午,在大雾影响之下,也只有一部分水面上才能感受到明亮的反光。
画面呈现出奇特的温暖又寒冷的景象。
![]()
画面远处高耸的烟囱与模糊的建筑轮廓,
配合着稍近处蓝紫色大桥,给人有些冬季阴冷的感觉。
但水面的反光又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
奇妙地表现出光线在雾中和建筑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
不过远观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莫奈对大雾中威斯敏斯特宫画面的渴望,
所以之后创作的作品全部都是上面这幅的构图。
![]()
![]()
▲《议会大厦》Two paintings from a series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
莫奈 1900-1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当时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1895年11月,浓密的黄色大雾笼罩着伦敦,从福尔摩斯位于贝克街办公室的窗户,很难看到对面建筑的轮廓。而他总是乘坐马车或火车出没在11月伦敦的大雾之中。”
五年之后,莫奈笔下的议会大厦依旧是这样雾色浓重的伦敦。
![]()
▲《伦敦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 London |
莫奈 1904 瑞士苏黎世美术馆
但刚刚展出这一系列作品时,很多人批评莫奈不懂绘画。
居然将天空的雾霾画成紫红色,他们一边说着“雾应该是灰色的”。
![]()
▲《阳光效果下的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 Sunlight Effect |
莫奈 1903 布鲁克林博物馆
下面这幅画的就是阳光透过雾气时的效果以及阳光反射到河面上的效果。
![]()
▲《日落中的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 Sunset |
莫奈 1903 美国国家美术馆
![]()
▲《雾中的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 Effect of Fog |
莫奈 1903-4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但后来他们也开始仔细观察天空和光影,
却发现雾有的时候真的是紫红色的。
特别是在日落的时候,又起了大雾。
![]()
▲《穿过薄雾的阳光下的伦敦议会大厦》
Houses of Parliament. The Sun Shining through the Fog |
莫奈 1904 巴黎奥赛美术馆
![]()
▲《议会大厦与海鸥》Houses of Parliament, Seagulls |
莫奈 1903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
▲《伦敦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 London |
莫奈 1905 巴黎玛摩丹美术馆
终于,起初看到莫奈在“议会大厦”系列作品中把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
而异常异常愤怒的伦敦人意识到莫奈是对的。
![]()
最终,莫奈被他们称为了(紫色)“伦敦雾”的创始者。
(来源:外滩画报)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文,仅供交流,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除或替换相关内容,但不作相关赔偿承诺。本文版权及内容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时,摄影艺术会拥有大于它本身的媒介优势,比如这组由摄影师Patrick Gonzales拍摄的经典黑白照片。这个多层次的艺术作品包含了一种类似于艺术绘画般的美学在其中。15岁时,绘画激发了Gonzales对艺术的热爱,让他创造出了自...
返回凤凰艺术网首页“艺术家要保持纯净的初心。初心一失去,画面会立即表现出...
飞驰环球(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单玉志与何家英老师在一起亲...
著名军旅书法家卢中南,1.8米多的大个子,身材笔挺,戴一副眼...
苑建国(迟人) 斋号古珑山房,男,祖籍河北省易县,大学文化,总参...
由于和杨希雪先生的特殊情缘,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由著...